Category: Hong Kong Focus 專題

梁文道﹣愛國的好處

抵制日貨其實就是一種愛國教育。根據葛瑞(Karl Gerth)那本非常有趣的《製造中國》,民國年代種種抵制洋貨愛用國貨的運動,成功地把消費文化引入了民族國家的建立過程,使得老百姓一下子多了層「國」字眼鏡,懂得在最具體最物質的東西上看見最宏大最抽象的國家。從前看戲就是看戲,如今才知道原來京戲是種「國劇」。天天穿在身上的棉袍長衫,現在終於發現它叫國服。原來任何可以消費能夠消耗的東西也都是有國籍的。我們購買它們,使用它們,着眼的不再只是它們好不好貴不貴,還得搞清楚它們和我們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國家。

為了推進這場運動,當年民間流傳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傳說。我最喜歡的一則是這樣子的:
隆冬將至,一個住在寄宿學校的小學男生正在等待媽媽寄來過冬的衣物;他一邊等待一邊擔心。擔心什麼呢?學校老師都說了,各位小朋友長大之後要愛用國貨,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於是這男孩便思疑媽媽該不會又用價廉物美的日本布料給他做衣服吧?萬一到時候收到的衣物真是日本料子做的,那該怎麼辦呢?

後來,他終於等到母親特地給他縫製的衣服了,看見那一件件衣褲上細密的針線,他覺得既溫暖又感動,這可真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呀。不幸的是,這批冬衣居然真是用日本衣料做成的,想必是媽媽怕自己遭涼,便選用質地精良的日貨。如此一來,這該如何是好呢?穿了這些衣服,就是不愛國;要是不穿,辜負了母親一番心血,那便是不孝。正所謂忠孝自古兩難全,這位小朋友眼見日寇欺人,國難當頭,只好做個不孝的中國人了。

整個冬天,他身上還都是單薄的春衣,每天冷得渾身發抖。為了驅寒,他只好咬緊牙關天天跑步,希望用大量的運動人肉發熱。白天跑,晚上也跑,日日如是,小男孩終於贏了全校賽跑冠軍,成為地方上有名的跑手。

林夕﹣「到日本旅遊是不公義的。」

誰?誰?誰?誰有份投工聯會麥美娟一票,送她進立法會的,請舉手。看看你們做了甚麼好事?

你們選出了一位未上任先露餡的代議士,未議事先鬧事。來自工聯會的麥女士,果然緊跟特首特事特辦,繞過程序機制的風範,居然公開建議特區政府對日本發出黑色旅遊警告,還黑色呢,為甚麼不是紅色?紅可是國旗的愛國色,根正苗紅得很。

旅遊警告有機有制有規有矩,你麥女士一下子國仇家恨上腦,就用民族主義劫持並破壞掉這機制的意義,真是有國教沒家教。特府若聽你的,不如效法新界東北一向的做法,索性取消飛日本的班機,效力更多快好省。

但麥準議員應該不只想玩經濟報復,她呼籲港人不要去日本旅遊,除了別供應鬼子彈藥之外,還義和團上身,聲言「到日本旅遊是不公義的。」

請認住呢隻鷹派,以後她口中的公義,就是此等貨色。聽她這麼一吼,但覺行公義當義人真為難,不去京都避聽這些反日噪音還不夠,還要從方方面面着手。幸而家中所有日製冷氣相機杯麪果醋都購自事發之前,遺憾的是未能先知先覺,

所謂真理必勝公義長存,保釣非自今日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真夠民族大義的,該從出生當天當上中國人那刻起,別說去日本遊玩或公幹了,連奶粉都不要吃,村上木村都罷看,文化交甚麼流?一於回到乾隆鎖國年代,劃地為牢,在鐵屋裏自我感覺良好,到得給人家的奇技淫巧炸醒了,屆時大把機會發洩公義。就讓歷史如此循環下去吧。

不過,麥準議員,是阿公幫你一把才讓立會未來議政質素進一步下降,你能當選才是最不公義的。想過口癮,不如當網上匿名暴民,那裏比較安全。

信心低若沙士年 如何解讀?

【經濟日報專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發布最新調查,市民對香港前途的信心比率,創03年8月以來新低。猶記得03年滿街負資產、七一大遊行,經濟數據遠遜現時,今樓股齊升,信心反跌至03年8月水平,究竟出了甚麼問題?

若單從社會經濟角度,03年8月的香港剛走過沙氏的黑暗歲月、經歷過七一大遊行,中央政府7月宣布自由行政策,但經濟低迷的陰霾未散,當時失業率高企、多達10萬宗負資產個案,樓價跌至只及97年約30%,當年社會上一片愁雲慘霧,不少家庭坐困愁城,甚至不願生育。

社會矛盾困擾 施政未符期望

相隔9年,今日再比較同一指標,負資產宗數跌至新低的5宗、失業率跌至3.2%,樓價超越97年,港府又已訂立最低工資,工資較03年大幅提升(見表),可謂不可同日而語。

但經濟好了,市民對香港的信心卻又未見得上升。根據港大民意9月中進行的調查,49.7%受訪者對香港前途有信心,只略高於03年8月的49.3%。其餘指標如對港府信任程度、對中國前途信心等,均全綫下滑。港大民研分析指國民教育爭議、李旺陽事件等,或構成影響。

誠然,受訪者只就現況作出評價,並不是與03年相比下評分,若直接相比03年與今年,或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但從今次的信心指數,卻也反映了現時民心出問題是不爭事實。在思考前景時,經濟並不是唯一考量原因,那我們的信心失掉在哪裏?

1. 社會問題重重

雖然現時經濟情況遠較03年好,但民生問題卻令市民愈來愈「火」,貧富懸殊加劇、通脹問題,更甚的是社會整體氣氛,怨氣重,年輕一輩不滿租金飛升、上位難,望樓興歎,上流不成更趨向下流。向來處於夾心的中產,未上車仍日日望着破頂樓價皺眉頭痛,即使好不容易安居,沒了負資產,卻換來一大堆子女升學教育問題,反國教洗腦、上街示威等等。

前特首曾蔭權涉貪醜聞後,又有梁振英上台後的「赤化」及「西環治港」疑慮及不信任氣氛,蔓延至下一代,還怎可言對香港有信心?還有一連串政治及福利議題未解決,都令不少港人對香港前途憂心忡忡。

更甚的是社會矛盾加劇,今年3月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發布的和諧社會民調結果,是繼2010年後,再次確認香港不是一個和諧社會,只得23.8%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本港社會和諧,其中市民與大財團矛盾、貧富矛盾及官民矛盾,位列市民不滿首三位。

2. 政府表現令人失望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便稱,03年港人面對的問題較具體,例如樓價下滑約70%,社會充滿危機感,如今港人面對的問題相對更不明朗。

梁振英政府上場後,政府及官員在處理社會議題時,未達市民期望,如處理水貨客、國民教育爭議等,要大批市民多次上街遊行,港府才加緊處理問題,這亦是對政府以至香港前途失信心的原因之一。

暢銷書籍《Who Moved My Cheese?》講述兩個小矮人眷戀滿載芝士的倉庫,至某日發現倉庫的芝士不見了,非常失落,寓意人不能只眷戀美好時光須積極求變;曾幾何時,港人信心爆棚,若計算人均GDP,90年代更曾高踞亞洲四小龍之首。
勿以經濟作靈丹 須對症下藥

可是,如今港人的信心「不見了」,民心不穩,港府已不能只把發展本港經濟,視為推動民望的靈丹妙藥。重建信心,必須在社會矛盾、施政效率、維持本港自主權等方面對症下藥,香港並非「窮得只剩下錢」,要回復香港人對社會及政府的信心,還有其他更多工夫要做。

2012年9月6日 陳貝琼﹣珍惜我們學習的自由

反國民教育而絕食的一名年輕人說的話,我最有感受,他以自己兒時在國內讀書的經驗為鑑:當話題涉及黨、提到六四、劉曉波時,校方就會說黨有自己的立場。我們不希望下一代同樣要逃離共產黨的意識形態。

很多國內學生千辛萬苦也要去香港(及外地)求學,學習自由是很大的吸引力。我每年都教來自國內的大學生,讀本科和碩士班的也有,他們大多都很勤力,因為他們都很珍惜在香港自由求學問、訓練獨立思考的風氣。

有好幾個國內學生向我說,在香港可以讀到很不一樣的書;同樣唸新聞,但在國內和香港學到的,特別是新聞自由的看法就很不同。「雖然我知道回到老家工作後,不容易實踐這裡學到的獨立批判,但起碼我學到獨立批判對我人生的重要性。」一位同學說。

特區政府、甚至中央的高官怎會不清楚學習自由,如何珍貴,否則他們不會把子女送到西方國家留學。香港是全國最自由的地方,為何他們輕易摧毀它?

我約十年前在美國進修時,認識一名來自國內的幹部同學,一有假期,很多人(包括我)就跑去玩、旅行,但他卻躲在宿舍上網,一天連續五六個小時看中國近代史,「我們在國內根本讀不到那麼多資料,上網又多阻礙。」當時我慚愧自己不夠勤力,今天我害怕要離開香港,才可有學習的自由。

2012年9月3日 吳靄儀﹣廣場上坐滿了人

整個添馬政府總部的設計,原意是防結集示威,所以總部大門口只有車道,中心為旗桿台,餘下只有小小的「請願區」,至於添馬公園,則要向康文署申請,只得行人電梯直達,是不批准大規模示威的現成理由。

立法會本是屬於人民的議會,原應充分照顧市民的示威權利,所以在大樓前有大廣場,但可惜橫加了很多行政管理限制,去年立法會第一次大會,廣場上就佈滿鐵馬,嚴厲管制,市民被規範在鐵馬佈成的欄內,立法會保安人員加上大隊警察嚴陣以待,令我看在眼內,怒火直冒,更加傷透了心。但立法會不是全部民選的,有些人就是防民如防川。

終於,大水決堤了,反「國民教育」的運動,號召群眾到添馬參加嘉年華會、開學禮。四方八面不住湧來的家長、孩子、市民,坐滿了添馬公園,又坐滿了立法會的廣場,充滿激情,但堅決以和平、溫馨的方式互相支持,團結一致,表達訴求。

我從添馬公園走向立法會大樓,往下望,見廣場上坐滿了人,沒有任何鐵馬阻隔,只有用紅軟帶間開的通道,人人守秩序,站、坐、晴、雨,安然互讓。我心實深深喜悅,第一次,立法會廣場真正屬於人民,立法會廣場達到了真正意義,這個意義,永遠不會消失。

義勇軍進行曲,叫每個人民起來,因為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都要發出呼聲。人民沒有「激進」,「激」的是寸步不讓的政府官員。

梁文道 – 歷史教訓

讀史叫人心痛。許多災難原來可以避免,但當事人的錯誤決策,往往把事情帶到不可回頭的終局。例如納粹德國的興起,這絕對是人類史上的浩劫,後人當然要分析其來龍去脈,甚至追問責任。其中一種相當流行的說法,是把罪責放在當時德國兩大左翼政黨身上;假如它們能夠合作,並且一開始就把納粹當成最大對手的話,後果也許就不會如此不堪了。

就連終身留在英國共產黨的史學大師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也都在他那部精彩的回憶錄裏慨嘆,那時候德國共產黨忙着搞路線鬥爭,堅持要先鬥垮同為左翼但是取向比較溫和的社會民主黨,好爭取「真正」的民主與真正的共產社會。到了最後,又輪到社會民主黨不願支持共產黨發起的大罷工。結果兩敗俱傷,給了極右納粹坐大的空間。然而,這似乎又是一切「進步」力量的共同特徵,總是要在和最大的對手決戰之前,先行清理自家門戶,分辨誰才是真正「進步」的代表。幾乎每一次,贏家都是坐山觀虎鬥的敵方。

立法會選舉結束,大家都說泛民主派「配票」失敗。其實這只是好聽的說法而已,或者它真正的意思是泛民內鬥激烈,平日把選票浪費給了組織遠為嚴密的對家。例如人民力量的黃洋達(當然,我們現在才知道原來他不是人民力量的成員),硬碰社民連的陶君行,於是謝偉俊便收到一份天降大禮了。

然而,既然稱得上是「泛民主派」,他們又怎麼可能配票成功呢?既然民主,又怎能乖乖服從一個大佬的指揮調度?又怎能不允許各家爭鳴,不容讓各種路綫的存在甚至競逐。所以,你讓泛民主派在這樣的選舉制度底下再選一百次,結果恐怕也不會差得太遠。因為配票根本違反了他們的本性。

同樣地,起當年德共與社民黨人於地下,叫他們重演歷史,演出來的戲或者也不會太不一樣。我看當時德共領袖的演說,站穩原則,句句在理。他怎麼可能犧牲道德上的原理,去策略性地和他們心目中的「假左派」合作呢?

何時堅定?何時妥協?這是歷史給不了的教訓。

CNN Asia – Hong Kong abandons mandatory classes seen as pro-Beijing

Hong Kong (CNN) —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as scrapped plans to introduce a mandatory Chinese civic education subject critics had slammed as pro-mainland propaganda.

The decision came on the eve of local elections and after a series of protests including a 10-day hunger strike on the steps of the government headquarters.

C.Y. Leung, the city’s chief executive, announced Saturday that individual schools would have the option to adopt the controversial curriculum called “Moral and National Education.”

“We’re giving the authority to the schools,” he said. “This is very much in line with our school-based education policy.”

A coalition of concern group had protested against the subject which they said amounted to “brainwashing” impressionable young minds with pro-mainland Chinese propaganda.

The course material had been outlined in a government booklet called “The China Model,” which was distributed to schools in July.

China’s ruling party is “progressive, selfless and united,” the booklet said. It criticized multi-party systems as bringing disaster to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 booklet also makes no mention of major events that many view as integral to China’s history, such as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Hong Kong has a large degree of autonomy from the Beijing government as part of the agreement made with Britain after the 1997 transfer of power.

Despite the administrative separation from China, Hong Kong’s 7 million residents are not allowed to vote for the territory’s leadership.

That role is filled by a chief executive appointed by a small group of specially -selected influential people.

However, the territory’s leadership has made moves toward introducing universal suffrage, and on Sunday millions are eligible to vote for 40 seats in the 70-member Legislative Council. The remainder will be appointed by a small group of electors.

Leung has denied the government back-down on national education was timed to avoid a voter backlash in Sunday’s 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

“If it hadn’t been for the decision of the last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education would not have been on the agenda of this government,” Leung said.

“I would rather concentrate on housing, poverty and other livelihood issues. I’ve held numerous talks with the chief secretary on major policymaking, [and] none of our conversations ever touched on national education,” he added, according to the SCMP.

Saturday’s back down follows a number of major protests, the most recent of which was on Saturday when an estimated 100,000 protesters gathered outside government headquarters, according to organizers.

Hong Kong school year starts with hunger strikes

TIME: Hong Kong’s new leader is divisive figure

梁文道 – 無所謂的謊言

當香港的朋友都去了政府總部門外示威的時候,我正在大陸演講。雖然那天我和他們講了一點正在香港發生的事,以及那本好玩的「中國模式」教科書。當然,我會講到那本書的精華,例如「中國共產黨是個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一聽到這句話,幾乎全場哄笑;然後有人高聲喊道:「梁老師,你們香港人一定要保住香港,好好奮鬥下去」。

眼前這群青年全是受過「愛國教育」的人,你說這種教育有效嗎?如果真的有效,他們為什麼會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可是這種教育最叫人擔心的地方並不是它真能洗腦,而是它洗腦無效的後果,恰巧正是那天我演講的重點,一種犬儒的道德虛無。

這就像大家早就在哈維爾文章裏見過的那個故事:一個肉販在他攤舖後方的牆上懸掛了一幅標語,上頭寫着「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為什麼他要掛上這幅標語?是因為這句話和賣肉的生意相關?是因為他很認同這句話,非常希望這個目標早日實現?不,他掛上這句話甚至不是出於強迫。這幅標語可有可無,可掛可不掛;但掛了也不礙事,而且總比不掛要好。這位肉販對「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態度既非肯定,亦非否定。在那樣的政治環境裏頭,掛上這個遠大的理想十分合適;可他對這個理想的態度卻是冷漠的,無所謂的。

你在自己的舖子裏貼上一句自己都不相信的政治宣言,這當然也是一種說謊。可怕的是,你不在乎這種欺瞞;久而久之,甚且習慣活在謊言之中,反正如此撒謊也不難受。蔓延下去,你可能還會開始懷疑任何宏大的理念與崇高的信仰,覺得它們都只不過是種怎麼說都無所謂的大話。
中共是個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學過這句話的人不相信,連中共自己也不相信,於是大家都笑了。大家聽見謊言,大家誦讀謊言,並且沒有人感到不安,只是笑,小聲或者大聲地笑。

中大推App監察議員表現

【蘋果日報】選舉在即,不少政黨都標榜自己的政績,霎時間令選民眼花撩亂,原來使用智能手機,就能認清政黨真面目。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昨推出智能手機的「議員表現錄」程式,用家不消半分鐘就能對議員在過去四年的地區工作、投票紀錄瞭如指掌。另外,中大亦推出「全城配票」facebook程式,讓網民以更科學方式配票。

提供搜尋及比拼功能

推出程式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黃鶴表示,雖然立法會的網頁提供了議員在議會內的工作表現,但資料分散,選民難一窺全豹,加上網頁並無提供議員在議會外的地區工作表現,故他們推出的「議員表現錄」正好整合了各類型資訊,讓選民一目了然,程式更提供了搜尋和比拼功能,用家可以按不同議題或議員找出相關訊息,更可以隨意挑選兩名議員比較兩人的政績。
另一方面,今年多個黨派都大打告急牌,民調又越來越不可信,增加了選民配票難度。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昨亦推出facebook程式「全城配票」,協助網民利用社交網站與親朋好友配票,用家使用程式選取心儀的候選人後就能看到「投票結果」,從而得知各候選人得票,接着就可憑結果再改變意向,以體現配票策略。

防濫用或加過濾功能

黃鶴回稱,現時「議員表現錄」已經有iOS版本,Android版本稍後推出,雖然程式暫時只記載第四屆立法會資料,但若使用人數眾多,爭取到足夠資源後,將來會逐步加入新一屆立法會的資料,至於「全城配票」則運作至投票當日,為防止遭人開設多個facebook戶口濫用,他會視乎使用人數,不排除加入過濾功能。

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公布《2010-2011年度監察報告》

自立法局在1991年設立直選議席以來,至今已達20年。直選後,一群以天主教徒為主的市民組織了「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於過去20多年,對立法會議員的工作表現進行監察,以履行市民的監察責任。監察組每年均發表監察報告,內容包括立法會議員的考勤情況、投票取向,以及監察組對各政黨和議員的整體評價等。以下為報告內容重點(報告全文可於以下網頁下載http://www.legco-monitors.org

一、總論

1.1直選Vs功能組別、泛民Vs非泛民

  • 直選議員考勤表現較功能組別議員好,泛民議員考勤表現較非泛民議員好。
  • 在「提出動議和修正案數目」、「發言次數」和「質詢次數」3方面,地方直選議員的表現,明顯較功能組別議員好。
  • 「泛民主派」一詞於2004年7月左右出現,包括23名立法會議員:民主黨8名、公民黨5名、人民力量2名、社民連梁國雄、職工盟李卓人、街工梁耀忠、民協馮檢基、公民起動何秀蘭、鄭家富、李國麟及張國柱。
  • 在「提出動議和修正案數目」、「發言次數」和「質詢次數」3方面,泛民議員的表現,明顯較非泛民議員好。

1.2 行政立法關係

  • 立法會的動議辯論不具法律效力,即使議案獲得投票通過,政府亦大可不予理會;
  • 政府只要計算有足夠的支持票數後,便會將一些具爭議性的政策和法案硬闖立法會,以致出現負面效果;
  • 政府主動提出收緊議員議政的空間。

二、立法會議員考勤

  • 今年有5位議員全年並無提出任何動議和修正案,他們為:劉皇發、霍震霆、詹培忠、李國寶、李鳳英。他們必須予以譴責
  • 劉皇發自1991年以來,是20年來唯一從沒有提出過任何動議和修正案的議員
  • 今年度投票時不在場最多的議員是李國寶
  • 不投票次數偏高的議員包括:詹培忠(64.3%)梁家騮(63.8%)、方剛(57.1%)、梁耀忠(53.4%)
  • 今年度表現最差的議員可算是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代表霍震霆。他缺席次數多,發言少、質詢少、不投票次數偏高,而且全年並無提出任何動議及修正案。

三、回顧立法會二十年來的限制和發展

1.功能組別對立法會的影響

  • 只有少於10%議員(即極少數人)投反對票便否決的議案竟多達84項,佔了301項的28%!在這扭曲機制下,議員可以不投反對票,也足以令議案因不獲過半數支持而即時死亡!
  • 由2006年至今,在0票反對下而被否決的議案多達35項
  • 56項議員議案,在分組點票機制下不獲通過,但在舊制度下(即簡單多數票,simple majority)則可獲得通過,較多關乎民生利益的議題,在分組點票機制下被否決。
  • 由於立法會並不是普選產生,故工商派可藉操控功能組別,否決泛民主派提出的政治議案,甚至連一些民生議案,只要與他們的利益相違背,亦會遭到否決。

3.整體而言,議員對政策缺乏前瞻性

以房屋政策為例,立法會的整體表現卻未如理想。樓價下跌了,立法會只顧討論救(樓)市,害苦了輪候上公屋和租住私樓的人;樓價開始上升,立法會卻關心了城市規劃和保育等問題,未有深思公營房屋的發展,更遑論長遠房屋政策了;直到民怨沸騰,立法會才能達成共識,要求復建居屋和監管發展商賣樓,卻對公屋供應、劏房套房問題一籌莫展。這可能基於香港政制的限制,未能發展出執政黨,以致政黨只限於回應政府的施政,未能具有執政的思維,對政策缺乏長遠的策略

4.直選令民意得到反映,有助議會發揮其作用

雖然保皇黨在政治議題上往往以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意願為己任,但民意仍是對他們最大的約制,若社會輿論反映到市民強烈關注和取態是清晰的,如五十萬人上街反對《基本法》廿三條立法,保皇黨轉軚,修飾其字眼、顯示「有彎轉」。

四、對三大政黨的評論

  • 民建聯的9名立法會議員合共取得4個優點但亦被記4個缺點
  • 民建聯合共提出9項動議及23項修訂。
  • 民建聯是考勤最差的一個政黨
  • 民主黨有7名地方直選及1名功能組別的議員,合共8位,是立法會第二大黨。
  • 他們合共提出13項動議及48項修訂,質詢119項。
  • 公民黨有4名地方直選及1名功能組別的議員,合共5位,是立法會第三大黨。
  • 他們合共提出5項動議及50項修訂,54項質詢,考勤上是合格,並是3大黨中最佳。
  • 湯家驊全年就議題發言78次亦是今年立法會最好紀錄。